银行理财产品仍可标配
炒股就看,银行权威,理财专业,产品及时,标配全面,银行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理财
来源:《金融投资报》
从破净潮到赎回潮,产品2022年以来,标配步入全面净值化时代的银行银行理财频频遭遇考验。不过,理财随着债市逐步回稳,产品12月中旬以来,标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有所回升。银行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理财在分析人士看来,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在回撤和波动控制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待市场企稳后,仍具流动性配置价值。
■本报记者 吉雪娇
银行理财净值反弹
受债市剧烈波动影响,2022年11月,不少投资者持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净值回撤,其中,部分稳健型的中低风险产品亦受到波及。截至2022年11月末,到期开放式理财产品兑付收益整体创半年新低。
随着债券市场环境有所缓和,2022年12月中旬以来,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已经开始逐渐回升。
以某国有行代销的惠众日申季赎开放式产品为例,其2022年12月13日七日年化为-21.99%,而截至2023年1月8日,其七日年化为7.9%。同期,单位净值也由1.0316逐渐回升至1.0364.
同样由该行代销的龙鑫固收类最低持有120天产品,年化收益率 则 由 2022 年 12 月 16 日 的2.69%,回升至2023年1月8日的2.85%,单位净值由1.0575回升至1.0625。
“由于理财公司开放式理财产品市值法估值,类似债基,净值走势与债市紧密相关。由于11月10日-12月13日信用债大幅下跌,固收类理财净值大幅回撤,截至12月15日,固收类理财平均近5个多月零收益。”报告指出。
而2022年12月下半月,信用债市场回暖,固收类理财净值回升,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达4.8%。其中,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最短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76%、2.49%、4.79%。
总体来看,尽管四季度债市大跌,但2022年全年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最短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收益率分别达2.48%、2.31%、1.5%,仍为正收益。
年初规模有望回升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各机构亦迎来直接考验。2022年以来,银行和理财公司通过适时调低业绩基准、推出费率优惠的“组合拳”以降低投资者预期同时更多让利投资者。此外,多家银行和理财公司密集推出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封闭式理财产品,以平滑市场波动。
而在经历破净潮后,分析人士预计,2023年,理财产品将回归稳健发展。
招商证券报告指出,2022年12月中旬以来,信用债收益率回落,固收类理财净值持续回升,预计2023年初理财规模逐渐重回增长。理财负反馈导致信用债信用利差脉冲式上升,理财净赎回已明显好转,后续信用利差或将明显回落。
“净值的持续修复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必要条件,结合理财净值走势及修复进展看,中性情况下,预计到春节前后的时间点有望逐步看到理财规模回升。”报告指出,若2023年信贷开门红“中规中矩”降低理财驰援表内存款必要性、友好货币政策环境推动估值曲线加速回落,则有助于理财规模更快企稳。
从产品线来看,光大证券报告预计,2023年银行理财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追求绝对收益的配置思路短期内不会变,开放式产品仍将是主流运作形态。同时,随着市场环境及投资者行为的变化,不排除银行理财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与边际变化,如净值波动加大阶段,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关注度提升;开放式产品线内部产品设计的进一步优化等。
理性看待净值波动
在以资管新规为核心的一系列监管文件规范下,2022年以来,银行理财进入真净值时代。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以及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周期性特征,产品净值波动幅度加大甚至破净被认为或将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新常态”。
在此情况下,业内人士建议,对于投资者而言,应该着眼于长期投资,理性看待理财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
“两轮银行理财大破净帮助投资者认清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与特点,认识到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是完全不同的,银行理财产品自身的风险取决于其投资的资产标的。同时,破净有助于投资者在以后的投资中根据自己能承受的风险程度做决策,购买更合适自己的理财产品。”普益标准指出。
相关人士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配合银行理财经理如实进行风险测评工作,测评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再选择购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同时,应认真阅读和研究产品条款,对产品类型、风险等级、适合投资者类型、投资范围、盈亏规则等进行充分了解。
(责任编辑:探索)
-
多位业内人士11月23日在2022论坛年会“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金融机构立足自身优势,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支持力度。同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详细]
-
来源:中金货币金融研究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公布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方案。本次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是2017年成立“金稳委”、2018年合并银保监会以来幅度最大的金融监管机构调整,将“ ...[详细]
-
【现货和基差】唐山钢坯+30至3970元每吨。华东螺纹+30至4320元每吨,主力基差72元每吨;热轧+30至4370元每吨,基差27元每吨。【利润】利润环比改善,富宝江苏螺纹转炉和电炉利润分别为58 ...[详细]
-
来源:中新经纬中新经纬3月8日电 3月8日,携程发布《2023“她旅行”消费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至今,女性整体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4倍,整体旅游消费均价高于男性近一成。跨境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据日经中文网21日报道,日前,任天堂于线上召开经营方针说明会,社长古川俊太郎出席并表示,目前还没有硬件涨价的打算。据报道,针对日元贬值的影响,任天堂社长古川俊太郎在接受采访时表 ...[详细]
-
涉重大违规或者失实事项等“硬伤”?“双重压力”下美庐生物再终止上市
美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庐生物)长达14年的上市长跑暂时告一段落。近日,深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美庐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两年内,两次上市审核被终止,一次是因股权变动,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薛晨)3月8日新京报记者获悉,连锁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由于个人原因,公司董事朱琳、罗永红辞职,为保障董事会持续运作,华致酒行拟增补董事及相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公告显示,朱琳、罗永 ...[详细]
-
【手机中国导购】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是:可以买贵,但不能买贵了。和老一辈的人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愿意花钱,舍得花钱,这是和老一辈消费观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都不能“买贵了”,毕竟谁也不想多花冤枉钱,谁的 ...[详细]
-
组织策划传销!亿家拼APP运营公司上海宝锦国际商贸被罚50万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记者 段思琦)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购物平台“亿家拼”APP运营公司上海宝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因组织策划传销被罚50万元。图源:上海市市场 ...[详细]
-
中新经纬7月8日电 央行连续5日进行30亿逆回购。7月8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8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截图来源:央行网站Win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