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气候投融资:金融机构不只关注短期收益,低碳技术要重视中小微
需要政府、专家资金只关注短金融机构、热议融机企业共同努力。气候期收
“双碳”目标下,投融碳技气候投融资状况如何?益低怎样充分利用气候投融资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
近日,在保尔森基金会、术重视中中国美国商会和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共同举办的小微绿色创新与气候投融资对话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资金只关注短专家、学者、热议融机金融机构人士以及企业高管共同探讨了低碳转型与气候投融资相关话题。气候期收
他们认为,投融碳技当前全球面临较大的益低气候融资缺口,对于“双碳”目标下的术重视中中国,更需要政府、小微金融机构、专家资金只关注短企业共同努力,募集和投入更多资金以促进低碳技术发展。
低碳转型的关键在技术创新
尽管过去10年全球气候融资稳步增长,但前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首席专家、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表示,要实现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投融资方面的缺口仍然巨大,需要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募集更多资金用于应对气候变化。
以中国为例,根据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中心的估算,如果要在2060年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新增减排投资140万亿元,对应年均投资约为3.5万亿元。要实现这些巨量资金的募集和投入,还需要政府部门、金融部门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
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兼总裁戴青丽以湖州发布的中国第一份区域性转型金融路线图举例称,随着大量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框架,另一方面可以为私营部门资本的参与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
“创新是由企业推动的,政府可以提供监管构架,私营部门特别是美国和中国的企业,在许多情况下正在发挥领导作用。”戴青丽表示。
吕学都也特别提到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作用。他认为,有实力的企业可以率先抓住低碳发展这一全球趋势的机会,既要充分利用好政府及金融机构在气候投融资方面的促进条件,也要主动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加大相关投资和研究,促进产业转型。“中小微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低碳技术是他们来做的,尤其是一些颠覆性的技术研发。”对于中小微企业,他建议政府和金融机构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扶持。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除了需要制定核算气候资金的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气候效益和气候金融的统计,还需要酝酿和研究更多创新的产品和工具。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强调,围绕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多更有针对性的绿色金融是绝对必要的。以中国央行为例,吕学都认为,通过更低利率的融资工具支持碳减排就属于一种重要创新,但还可以有更多系统的考虑,让更多的商业银行广泛应用这类金融工具,用更多创新的产品和工具降低新技术的融资成本和应用成本。
截至2022年2月,全球今年已发行近770亿美元绿色债券,2021年同期约为610亿美元。发行人和发行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预计今年将发行约2.5万亿美元投向绿色或ESG的债券和贷款,高于2021年的约1.5万亿美元。此外,气候创新基金在2021年达到1650亿美元,今年的前景也很乐观。
关注企业低碳转型的痛点
与会专家的共识是,当前碳中和是全球大势,巨大的资金量对技术发展的拉动力也是爆发式的。但对于气候投资和融资的两端,一方面要关注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风险,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企业的真实需求,各类角色如何平衡也备受关注。
针对外界对于“碳中和项目回报周期长、风险高”的看法,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彬彬认为,“要分项目,分长期、中期、短期的视角看。短期的视角看,有一些项目回报周期长、风险高,但是长期看,全球的大势、风口在那里,要不要下这一步先手棋?这是摆在投资方、企业和资金提供方面前的问题。”
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助理陈亚芹从实践角度分析,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绿色金融业务的收益不仅是财务上的收益,更是综合的收益。“资金期限比较长,对资金成本敏感度比较高,资金投入成本比较大,这是绿色金融的共性。金融机构之所以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基本前提是这一业务板块本身的商业可持续性,并不是赔本赚吆喝。”陈亚芹表示。
在资产质量和收益方面,“结合多年业务综合测算,我们绿色资产的不良率基本保持在0.3%以内,属于比较优质的资产质量,换算成收益也是很有竞争力的,”陈亚芹介绍说,除了融资功能带来的直接收益,参与绿色金融也会带来很多间接收益,包括项目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以及风险管理工具的丰富等,“金融监管机构对绿色金融的评价越来越综合化,如果将来对这类外部化的环境效益进行内部计量,也有可能给银行带来一块额外收益。”
那么,投资者及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主要关注哪些机会?浦发硅谷银行创新金融高级总监高磊提出了几个重点关注的赛道:一是碳排放大行业,包括发电、工业、交通运输、建筑业、农牧业等;二是作为化石燃料替代方案的清洁能源和技术,其中在发电领域包括光伏技术及相关产业链、储能技术,工业领域则包括工业废气的固碳或消碳技术,交通运输业则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制造、整车制造、智能驾驶技术以及各类细分领域等。
对于机构更早介入投资、支持企业,副总经理张宇平提出,“新能源这个赛道是为数不多的关键赛道,从汽车、电池、材料、回收利用这几个环节,大有可为,资本方可以选好这个‘种子’。”
(责任编辑:探索)
-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打假”事件,“疯狂小杨哥”的带货步伐一定比现在迈得更大。近日,知名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视频表示,抖音头部达人“疯狂小杨哥”下称“小杨哥”)在直播间售卖的金正破壁机和绞肉机均为虚标功率 ...[详细]
-
3月23日消息,腾讯发布财报显示,于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有112,771名僱员2020年:85,858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总酬金成本为人民币 955.23亿元 2020年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2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4307.7亿元。其中,国债发行48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5071.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7240.5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7518.4亿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来源:有数DataVision8月30日,辛巴在抖音直播间中翻出两年前的假燕窝旧账,并发长文向抖音隔空喊话。归根结底一句话:辛巴对于抖音保护自己的主 ...[详细]
-
记者|牛钰因城施策调整房地产政策的趋势仍在进行,继去年10月提出以购房补贴、给房企减负打响 “救市“第一枪后,哈尔滨又明确提出要取消限售。3月23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经报请市政府同意, ...[详细]
-
6G有望在2030年实现商用 未来3-5年为潜在关键技术窗口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缴翼飞 北京报道随着5G商用的大规模部署,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6G)的探索研究。3月22日,在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主办的“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6G愿景与技术需求论坛 ...[详细]
-
半月谈评论员 王玉柱 高璐作者王玉柱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金融贸易研究室主任、“一带一路”与上海研究中心秘书长;高璐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生)伴随中国实力的增强与世界大国竞争的加剧,产业链主导权和外部 ...[详细]
-
财经TOP10|刘强东宣布京东高管降薪,海信世界杯广告引争议,特斯拉、奔驰电动车降价
【政经要闻】NO.1 对收费公路贷款减息、拟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召开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多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观点:连续四个月PMI数据看,经济有所回升,但整体看仍属反抽,下行压力依旧较大。不过,数据回升短期对市场或有提振。此外,在基本面和流动性相对稳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