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i茅台”上线首日,一个店就4瓶,5万人抢,是抑制炒作还是助推炒作!

“i茅台”上线首日,一个店就4瓶,5万人抢,是抑制炒作还是助推炒作

时间:2025-07-09 16:27:42 来源:义愤填膺网 作者:焦点 阅读:347次

3月31日,i茅台备受关注的上线首日“i茅台”电商销售平台正式上线。

红星资本局发现,个店虽然平台暂时没有投放飞天茅台,瓶万但消费者们仍然热情不减。人抢郑州一位消费者给红星资本局发来的抑制一张截图显示,当地一家门店的炒作中签率已经达到了“4:5万+”。也就是还助说,5万多人抢购4瓶茅台系列酒。推炒

茅台官方发布的i茅台数据显示,3月31日9时-10时,上线首日逾229万人、个店622万人次参与预约申购。瓶万有消费者告诉红星资本局,人抢由于申购的抑制人数太多,自己可能又抢了个寂寞。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由于投放数量太少,有专家质疑“i茅台”是在作秀。业内人士指出,上线电商平台的初衷本来是平抑炒作,但投放数量畸少,加上直销价与实际成交价之间存在“利差”,实际结果反而是助推炒作。这与此前中纪委刊文担忧高端白酒价格持续走高,会助推公款吃喝、违规收送节礼等不正之风回潮,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i茅台”上酒难抢

有门店5万人抢购4瓶酒

很多消费者比喻抢购飞天茅台的难度——“比考研还难”。红星资本局发现,即使新电商平台上线,要成功抢购一瓶茅台系列酒,难度依然很大。

3月31日早上9点,红星资本局打开“i茅台”预约申购发现,中签率非常低。以红星资本局申购的一款53度375ml*2酒(壬寅虎年)为例,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成都某门店中签率已经达到了“4:1万+”。也就是说,该门店当天只投放了4瓶酒,而选择该门店申购的人数超过了1万人。

申购页面

山东省的一位消费者也感叹:“虽然平台上没有投放飞天茅台,但要抢购茅台系列酒仍然很难。”该消费者发来的一张截图显示,一家门店的茅台系列酒中签率为“4:3万+”。“区区4瓶酒,竟然达到3万多人申购。”该消费者表示,虽然最终申购结果晚上才能公布,但他已经失去了信心,“可能我又抢了个寂寞。”

此外,一位郑州的消费者给红星资本局发来的截图显示,郑州一门店5万多人抢购4瓶茅台系列酒,中签率低至“4:5万+”。

回收价格有所下跌

抢到一瓶最高赚2000多元

在“i茅台”上抢茅台系列酒的,不只有普通消费者,也有黄牛。

有黄牛称,目前平台上的茅台系列酒都是官方指导价,无论抢购到哪一款酒,倒手卖就能赚钱。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黄牛们为了提高抢购成功率,在同一部手机上复制多个“i茅台”APP,并分别用不同的身份证号注册申购。对于如何通过付款时需要进行的“人脸识别”,上述黄牛称,“我肯定有自己的办法。”

黄牛抢酒新手段

在咨询了目前的回收价格后,红星资本局测算发现,茅台1935官方指导价1188元/瓶,回收价格1500元/瓶,倒卖利润为312元/瓶;茅台珍品官方指导价4599元/瓶,回收价4950元/瓶,倒卖利润为351元/瓶;贵州茅台酒(虎年)500ml官方价格2499元/瓶,回收价4700元/瓶,倒卖利润为2201元/瓶;贵州茅台酒(虎年)375ml官方价格3599元/瓶,回收价格5800元/瓶,倒卖利润为2201元/瓶。

多位黄牛均表示:“现在回收的价格在跌,主要是电商平台上线了。”

“虽然回收价格有所下跌,但对于黄牛们来说,在电商平台上成功抢购一瓶的利润依然很大。”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向红星资本局分析称,“如果电商平台上线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你看还有人抢吗?肯定没有这么多人去抢。”

投放数量太少

是抑制炒作还是进一步助推炒作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此次上线的电商平台,在申购时必须要选择门店,且放量极少。这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有点不能接受。

上海砥俊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知名私募大佬梁瑞安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称,可申购的数量少得可怜。“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搞。”

欧阳千里指出,上线电商平台的初衷自然是平抑炒作,让茅台买卖趋于合理化。但囿于直销价与实际成交价之间存在“利差”,便会激发黄牛、公众的购买热情,从而呈现出助推炒作的氛围。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早在2014年,茅台就已经尝试成立自营电商体系,不过上线后却成为黄牛囤货的又一聚集地。在此期间,很多茅台电商公司的高管因腐败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

所以如今,“i茅台”如何能保证不被人为操控的软件刷单抢货,如何解决黄牛泛滥和腐败的问题,能否真正让消费者购买到平价茅台,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另外,此前红星资本局就曾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销售新平台上线可能会冲击经销商的利益。

如果茅台在电商等渠道大肆铺货,势必会导致大量平价茅台酒流入市场,扰乱经销商多年来的售卖方式。这或许也是“i茅台”上线首日,没有大量出货的原因之一。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李晨

编辑 余冬梅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早盘:美股早盘走高 道指上涨120点
  • 中梁控股2022年累计合约销售额约660.5亿元
  • 专访:与黑莓共话未来出行——智能 安全必不可少
  • 乙二醇 基本面预计改善
  •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降准很可能会在未来几日落地
  • 美联储戴利:通胀比预期的更加持久 5%以上的利率峰值是合理的
  • 路劲刁露:中国城镇化还在持续,要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充满信心
  • 原油QDII净值集体回调 机构称油价仍具上行空间
推荐内容
  • 潘功胜: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月11日汇市观潮:欧元、英镑和日元技术分析
  • 【育儿科普】袋鼠式护理对于早产宝宝来说非常重要
  • 没有休年休假,能获工资补偿吗?这些案例,教您维权
  • 美国经济界呼吁反思对华经济战,外交部回应
  • 今年中国经济怎么走?在华外资银行看好哪些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