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邦银行涉嫌高息揽储 大股东曾陷男足讨薪风波
近日,众邦足讨银保监会发文表示,银行将深入整顿地方中小银行互联网存款和异地存款业务,涉嫌严肃查处高息揽存、高息违法违规吸收异地存款等行为(包括互联网渠道)。揽储
银保监会还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大股东办理存款业务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陷男薪风关注业务渠道是众邦足讨否合法、利率水平是银行否合理等因素,不要随意委托他人办理存款业务,涉嫌也不要被高息所诱惑,高息守护好自己的揽储“钱袋子”。
地方中小银行是大股东高息揽储的高发区。由于受“一行一店”等政策限制,陷男薪风地方中小银行规模实力稍逊,众邦足讨吸收存款更加艰难,为此部分银行不得不维持高息揽储。
但高息揽储使银行面临更大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曾表示,通过互联网 “高息揽储”属于“饮鸩止渴”。他指出,中小银行高息吸收存款必然追求高收益资产,匹配高风险项目,导致资产端风险增加。
实际上,近年来中小银行已有不少类似的风险案例,尤其是当大股东出现债务问题时,银行出现暴雷的风险大幅上升。
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便是一个典型,该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吕奕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河南新财富集团等公司渗入到禹州新民生等几家村镇银行,利用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和自营平台高息揽储,然后以虚构贷款等方式非法转移资金,最终导致风险集中爆发。
由于高息揽储使商业银行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陡增,因此监管部门早已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高息揽储吸存;不得非法返利吸存,比如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在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下,靠档计息产品、清退智能存款产品相继被清退,高息存款产品似乎已在市面上消失。但实际上,部分中小银行并没有停止高息揽储的行为,只是转向了“地下”,高息揽储变得更加隐蔽。
2023年开年以来,众邦银行推出的一系列“揽储”活动就有“高息揽储”的嫌疑。比如“Bang钱包”活期存款活动,用户只需在该行手机银行上存入一定金额存款,便可获得0.35%活期存款利息,同时还可获得微信立减金奖励。据透露,在“Bang钱包”内存入本金1000-3000元,每周可获得2元奖励,若为1-2万元,则奖励8元,以此类推。
针对新用户,众邦银行还推出“7天通知存款”产品,存入不低于5万元本金,除1.45%存款利率外,但通过Bang豆兑换权益,用户还可获得3%利息奖励,实际存款利率可达4.45%。
据悉,众邦银行的Bang豆永久有效,可在众邦APP的商城中兑换商品,也可以用于微信、支付宝消费支付,还可以兑换京东购物卡、沃尔玛购物卡等,100邦豆约等于1元人民币,存入1万元3个月的定期存款,持有时会得到7500个邦豆,相当于人民币75元。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众邦银行的bang豆相当于等值现金和实物,本质上都是通过增加价格优势来吸引客户,涉嫌违规高息揽储。
不过在这一系列的揽储活动的刺激下,众邦银行存款规模确实实现了不小的增幅。数据显示,2017-2021年,众邦银行客户存款分别为90.21亿元、293.05亿元、301.25亿元、467.96亿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众邦银行客户存款为702.23亿元,较年初增加150.92亿元,增幅为27.37%。
与此同时,众邦银行的存款成本逐渐攀升。2021年,众邦银行利息支出为23.9亿元,较2020年的20.2亿元同比增长18.32%,2019年利息支出为11.79亿元。
为转嫁负债端成本压力,众邦银行需要寻找到更高收益的资产,但同时这也让其面临更高的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众邦银行成立于2017年,由湖北首富阎志掌舵的卓尔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发起,联合当代集团、壹网通科技、钰龙集团、奥山投资、法斯克能源等湖北民营企业设立,是湖北省首家民营银行。
众邦银行首任董事长为卓尔金融集团总裁楼晓岸,同时也是卓尔集团下属的P2P平台嘉石榴的负责人。
但作为首任董事长,楼晓岸只在众邦银行待了16个月便匆匆离职,P2P平台嘉石榴也在2020年6月15日宣告正式退出网络借贷行业。
或许当初成立众邦银行时,阎志打算借道P2P平台嘉石榴联合放贷获取高额利息收益,只是没想到P2P平台“兵败如山倒”。不过,目前众邦银行依然活跃于各大互联网借贷平台。
从黑猫投诉平台上来看,众邦银行合作的放贷平台包括小花钱包、省呗借款、洋钱罐、萨摩耶金服、携程金融、美利车金融等等,其中有不少投诉指向众邦银行利息虚高。比如有消费者投诉称,“众邦银行联合省呗进行贷款,利息高达36%,费用超国家规定的利率24%,要求退还超出利息”。
一手高息揽储,一手高息放贷,众邦银行发展可谓十分激进。但这样的发展模式容易扰乱存款利率市场机制,引发银行业恶行竞争,导致系统性风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众邦银行的大股东们似乎遭遇了流动性危机。2022年2月,卓尔控股控制的武汉卓尔职业足球俱乐部球员蒿俊闵在社交平台向武汉卓尔俱乐部讨薪称“工资承诺年底解决,到了年底说过年前,到了过年前说过年后”引发关注,今年1月25日,该支球队宣告正式解散。
讨薪风波事小,但折射出的大股东资金问题不容小视。近年来,卓尔系部分公司业绩下滑出现亏损,多家公司甚至出现股权冻结问题。
同样众邦银行第二大股东当代集团至今仍陷在债务泥淖中。从2022年4月开始,当代集团及旗下投资的公司已经多次发生债务违约,金额高达数十亿元。当代集团披露的财报只停留在了2021年三季报。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当代集团的有息负债规模超过了380亿元,而货币资金仅为65.46亿元。
(商业华观)
(责任编辑:探索)
-
11月22日保险日报:保险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亮相,险资斥资超百亿元投资公募REITs
继银行、证券、基金行业之后,保险业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相关规定也得到明确。11月21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向银保监局、人身险公司和中国银保信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 ...[详细]
-
“梵视明眼全息视力仪”宣称治疗治病被罚 辽宁公布5件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6月21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省内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5件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大连盛源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含有疾病治疗功能违法广告案。2022年1月14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依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跨国企业怎么看全球产业链重构?企业家:应对中国市场抱有充分的信心
报告称,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当前,在多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构,跨国企业是如何考量的?20~21日,第三届跨 ...[详细]
-
大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093)“增持”评级,目标价13港元。公司今年第三季销售同比增长16%至79亿元,符合该行预期。分板块而言,咖啡因及抗生素类药品引领增长,同比分别升56%及24%;至于维他 ...[详细]
-
证券时报e公司讯,通信联合会今日消息,6月30日-7月1日,全球元宇宙大会“星火燎原”点亮计划暨2022全球元宇宙大会新闻发布会将线上召开,通过“星火燎原”计划发布首批节点城市,点亮一省一市一县一镇, ...[详细]
-
在澳洲联储重新评估此前放弃的控制收益率曲线(YCC)后,日本央行应该及时洞察到,控制收益率曲线可能会以多么糟糕的结果收场。澳洲YCC效果评估澳洲联储周二公布了对其20个月的YCC试验的评估结果。澳洲联 ...[详细]
-
“信和系”理财平台案件新进展!85后高管非法吸收资金超7亿元,获刑4年|局外人
曾经的线下理财四小龙“信和系”案件再出判决。近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布了一则刑事判决书,涉案当事人系信和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信和财富”)的一位高管孟某宇,涉案资金1200多亿元,其中,孟 ...[详细]
-
新冠疫情也加速了航空业的数字化进程,这将提升出行体验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2022年上半年全球客运量达到30亿人次,占2019年全球客运量的69%,客运量的恢复主要是因为2022年北半球夏季航空旅客 ...[详细]
-
观察者网讯)随着“断气”危机加剧,欧洲多国走起了回头路,将目光转向了此前一度计划淘汰的煤炭。路透社称,当地时间6月20日,荷兰政府表示,为应对能源危机,计划取消燃煤发电厂的产量上限。除荷兰外,德国、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