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巨头大手笔增持美团
炒股就看,外资权威,大手专业,笔增及时,持美全面,外资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大手
转自:中国基金报
据港交所1月11日公布的笔增文件显示,摩根大通在1月5日增持约4047万股(3690.HK),持美平均增持价格为每股190.3392港元,外资持股比例上升至5.21%。大手
按照平均增持价格计算,笔增摩根大通此次增持涉资77亿港元。持美
中国资产再现“强吸引力”
2023年以来中国股票已大幅上涨,外资由外国投资者大量参与的大手指数涨幅则更加显著。
美国市场最大的笔增中国ETF MSCI China (MCHI)自2022年10月31日以来至今已经上涨近50%,中概股ETF Invesco Golden Dragon ETF (PGJ)2023年开年仅10天累计已涨16.61%。
与此同时,流入A股市场的北向资金不断增加。截至1月11日收盘,北向资金当日成交额为885.77亿元,成交净买入76.14亿元,连续6个交易日净买入。
中国资产再现“超强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加入提高中国资产配置的阵营。
在摩根大通增持美团港股的消息放出之前,摩根大通就已在研究报告中重申“增持”评级,并表示相信春节过后对非必需消费品类的需求将复苏,推动核心收入增长回到双位数,目标价135港元,续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域首选,因为估值具吸引力,而且能受惠今年的消费复苏。
据撰稿人Reshma Kapadia近期的文章,高盛资产管理(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新兴市场股票业务联席主管巴萨克·亚武兹(Basak Yavuz)表示,看好(1876.HK)和贵州茅台(600519.SH)等消费者导向型优质公司,餐厅和酒吧客流量的增加利好这类公司。
此外,亚武兹也十分看好美团(3690.HK),虽然点外卖的人可能会较疫情期间减少,但亚武兹认为,经济重新开放有望推动美团的餐厅和酒店预订强劲增长。
Wasatch新兴市场小盘股基金(Wasatch Emerging Markets Small Cap, WAEMX)联席经理Dan Chase则看好既适合长期持有也受益于经济重新开放的公司。
记者从瑞银证券处获悉,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很多的不定因素都将会得到化解,在整个金融开放的背景下,海外投资者也将会增加对于中国资产的配置,更多地投入到中国的资本市场之中。
多机构展望2023年
认为中国行情值得期待
随着2023年A股和港股的强势“开局”,众多外资机构认为中国新一年的行情非常值得期待,看多中国资产成共识。
Reshma Kapadia在1月11日最新撰写的文章以“China Is Opining Fast. Dont Miss The Rebound for Stocks”(中国正在加速放开,不要错过股市反弹)为标题,内容写道:“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新开放,越来越多的策略师认为中国有望成为市场表现出色的‘口袋’(pocket)。”
在瑞士百达财富管理2023年的投资展望中,亚洲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陈东表示: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温和回升。我们对2023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维持在4.5%,高于我们对2022年2.8%的预期。我们对2023年的整体通胀率预测为3.0%,高于2022年的2.2%。
对于2023年GDP的增速,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亚洲经济主管汪涛博士也认为,202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速。汪涛还称,尽管出口可能承压,但是整体内需的复苏,或将带动经济有较好的增长。经济活动的正常化带来的企业的盈利、经营的好转,信心的恢复,都会对市场形成正面的支持。
在对中国资产的投资观点上,多家机构都提到了“长线布局”。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Ralph Hamers声称:“在瑞银,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就中国而言,最好的发展策略就是长期投入。国际投资者不要错失中国市场提供的众多机遇。”
安联投资的首席执行官Tobias Pross此前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是这样评价对华投资的:“资产管理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投资者应着眼于长远,以一种新的心态看待中国,不要给中国贴上“风险地带”的标签。中国是世界经济强国,毫无疑问是具有潜力的。”
富兰克林邓普顿环球投资首席投资官Manraj Sekhon表示,我们认为,推动今年经济复苏的催化剂可能包括美国通胀数据见顶和美元回软,美国与欧盟已知的经济衰退风险,中国经济增防疫政策的优化,新兴市场经济韧性增强,提供非相关性的增长机遇。
(责任编辑:热点)
-
董少鹏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演讲,就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作出阐述,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两点论、辩证法,把“中国特色”和“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两方面理解透、结合好。这 ...[详细]
-
普华永道:上半年银行业稳中承压,大湾区银行业未来在融合创新方面要有更大突破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郭晓洁 广州报道9月23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回顾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总体平稳,利润增速放缓,总资产加速增长,资 ...[详细]
-
《金字塔报》网站9月14日报道,埃及总理马德布利9月13日会见中国OPPO手机公司代表。OPPO已与埃及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署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埃及建立一家手机工厂,初始投资额为2000万美元,2023 ...[详细]
-
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报道 据《俄罗斯报》网站24日报道,爱沙尼亚电视台日前在节目中示范了如何用廉价塑料袋替代马桶,以应对自来水供应突然中断的窘境。报道称,该国救援部门的专家向观众们传授了相关技巧,用他 ...[详细]
-
据福克斯新闻网当地时间8月30日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众议员汤姆·蒂凡尼Tom Tiffany)已提出法案,以阻止拜登政府豁免部分阿富汗撤离人员不受与恐怖活动有关的入境限制的行动。美政府表示,所有 ...[详细]
-
苹果激进宣布取消SIM卡,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虽然此技术数年前便已臻完善,但落地并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个商业利益分配问题。撰文/ 倪毓平世界上最恨SIM卡的,大概是苹果公司。现在已经难以想象,1991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继李宁推出“宁咖啡”后,又一家知名体育品牌特步也在积极申请“特咖啡”商标。企业跨界做咖啡早已不新鲜,、中国邮政等央企都已布局咖啡赛道。不少人认为,咖啡赛道已经够拥挤了,体育品牌何必再来凑 ...[详细]
-
转自:央视财经作为医药“国家队”,过去十年,国药集团在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国药集团:铸造科技利剑 守护生命健康十年前,在我国,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 ...[详细]
-
执笔/小虎刀 刀剑笑首批抵美的台积电工程师刚到不久,就发现自己沦为了“二等公民”。而一年前赴台培训的美国工程师在离台后,被台湾同行抱怨是美国“巨婴”。就在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首次证实台积电将在美国扩大投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每一位驾驶员都不想卷入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中,但是小概率的意外事件如果发生了,应该如何应对?诸多过往案例显示,部分驾驶员在情急之下,会立即驾驶肇事车辆将伤者送往附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