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差持续收窄,头部城商行加速发力零售业务
为响应“支持实体经济,息差行加降低融资成本”的持续城商政策要求,金融机构纷纷让利实体经济,收窄速发售业新投放贷款的头部利率下降明显。
消金界注意到,力零随着生息资产收益率承压,息差行加为了对冲息差收窄的持续城商影响,维持利息收入增长,收窄速发售业银行普遍增加了一般贷款的头部投放。
但这种投放并非“大水漫灌”,力零银行一边加快信贷投放,息差行加一边积极调整资产结构。持续城商在这个过程中,收窄速发售业零售金融因其高成长性和跨周期波动的头部特征,再次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力零新引擎。
尤其是头部城商行,开始加速提升零售业务占比,并优化零售资产的结构。一方面收紧了高风险业务,一方面加大了中长期的资产配置。
因此我们看到,2021年,头部城商行的利息收入仍然保持很大的增幅。但随着息差持续收窄,以及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这一策略在2022年是否奏效,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01、净息差普遍收窄
2021年,(601169.SH)资产总额达到了3.06万亿,成为我国首家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的城商行。(601229.SH)资产总额达到了2.65万亿,(002142.SZ)也踏上了2万亿大关,较上年末大增23.9%。整体来看,头部城商行保持了不错的发展势头。
但与此同时,盈利能力也受到了挑战。
政策层面,监管一直鼓励银行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让利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再加上LPR下行,贷款利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息差随之收窄。
2021年,北京银行的净息差为1.83%,同比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上海银行净息差为1.74%,同比下降了0.08个百分点。宁波银行净息差为2.21%,同比下降了0.09个百分点。
三家头部城商行在净息差水平上有所差异,但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无论是贷款平均收益率还是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2021年,北京银行的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55%,同比下降了0.21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为5.14%,同比下降了0.14个百分点。上海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72%,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72%,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宁波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5.75%,下降了0.25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7.21%,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
贷款收益率的下降趋势同样非常明显。
表现在利息收入上,我们可以看到,2021年,北京银行利息收入1141.64亿元,仅增长了16.11亿元,几乎与去年持平,利息净收入为513.97亿元 ,下降了0.4%。上海银行息收入930.17亿元,同比增加10.49%,利息净收入404.38亿元,同比增长11.11%。宁波银行的利息收入为677.62亿元,同比增长19.32%,利息净收入326.97亿元,同比增长17.37%。
在净息差下降的背景下,除了北京银行净利息收入微降之外,上海银行与宁波银行在净利息收入方面,都维持了高速的增长。
02、增加零售信贷投放
营收和净利润呈现了同样的态势。
2021年,北京银行营业收入662.75亿元,同比增长3.07%,净利润222.26亿元,同比增长3.45%。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62.3亿元,同比增长10.81%,净利润220.42亿元,同比增长5.54%。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27.74亿元,同比增长28.37%,净利润195.46亿元,同比增长29.87%。
北京银行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保持了3%以上的增长,上海银行营业收入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净利润增长了5%,宁波银行增长最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几乎达到了惊人的30%。
很明显,为了对冲净息差的下降,三家银行都加大了贷款投放,通过扩大营收来确保净利润增速。
这个时候,收益率更高的个人贷款自然的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
2021年,北京银行零售贷款规模5853.9亿元,较年初增长15.9%,全行占比36%。实现零售营业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27.9%,全行贡献占比28.1%,较年初提升5.44个百分点。零售利息净收入实现163.3亿元,同比增长19.9%,收入全行贡献占比32.5%,同比提升5.39个百分点。
零售业务规模增加的同时,盈利贡献也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银行的个人贷款中,经营贷和消费贷增量占个贷增量比例为72.1%,增量突破500亿,同比提升38.2%。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发放普惠金融贷款余额638.8亿元,增速达32%。
再来看上海银行。2021年,上海银行个人贷款3880.05亿元,同比增长11.54%。从结构上看,住房按揭贷款投放金额477.60亿元,同比增长43.90亿元,增幅10.12%,汽车消费贷款投放金额488.33亿元,同比增长183.64亿元,增幅60.27%。截至2021年末,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和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78.91亿元,增幅29.21%,占个人贷款的比重较上年末提高7.37个百分点。
上海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尤其值得关注。
在汽车金融业务上,上海银行布局了绿色信贷领域,加大了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定位有厂商背景的汽车金融以及融资租赁公司、头部新能源造车企业,汽车贷款投向涵盖新能源汽车、小型乘用车、多通途汽车、新型商用及皮卡等各类购车领域。
2021年,上海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投放金额488.33亿元,同比增长60.27%,汽车消费贷款余额557.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06%,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59.98%。
2022年,汽车金融,尤其是与新能源有关的汽车金融,应该会成为很多银行重点关注的领域。
宁波银行个贷增幅最大。
2021年末,宁波银行个人贷款总额3331.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27.32%,个人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了45.28%。在个人贷款中,宁波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的发放力度。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个人经营贷余额759.68亿元,占个人贷款比例为8.81%。
从结构上看,头部的三家城商行并没有不加区分的扩大个贷规模,而是在加大投放的同时,继续优化调整零售贷款的结构。在新投放的个贷中,加大了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个人经营贷等中长期贷款的配置,收紧高风险业务与高风险客户的信贷投放。
因此,在净息差下降的背景下,凭借增加信贷投放量与优化结构,仍然保持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
但2022年,随着LPR持续下降,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还将延续下降的趋势,净息差仍有可能继续收窄。尤其是有效信贷需求可能会出现下降,这种策略大大提升了业绩的不确定性。
(消金界)
(责任编辑:探索)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作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全国地表所有卫星遥感可见房屋均已调查。据介绍,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 ...[详细]
-
近日,原山西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随亭,黑龙江省粮食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胡东胜接连被通报开除党籍。根据通报,杨随亭“不正确履行职责,对粮食轮换工作中造成的重大损失负领导责任”;胡东胜“罔顾国家粮食安全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本报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交通运输部6月6日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5月,全国不含港澳台)51个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总客运量为13.3亿人次,同比减少8.5亿人次、下降39.0%;环比增加0.38 ...[详细]
-
国际油价坐上“过山车”!扎波罗热核电站关键设备暂时无恙!“黑五”将至,欧美股市在等待……
当地时间周一,市场避险情绪不减,欧美股市表现疲软,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纳指跌超1%。当前市场高度关注即将于本周公布的美联储11月货币政策纪要,从而判断美联储下一步的加息路径。此外,本周美国将迎来传统 ...[详细]
-
今天7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58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已经连续4天无新增社会面病例,在院治疗病例数不断减少,首都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徐和建表 ...[详细]
-
e公司讯,日产汽车中国区发布5月销售业绩。受全行业芯片等零部件短缺、以及因疫情引致的重点区域及城市管控等外部因素的持续影响,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2022年1-5月销量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近日,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市民璐璐化名)还好好活着,却发现安息网络祭祀平台设有自己的纪念馆,包括灵堂、详细个人信息和照片。该馆建立于2016年1月,6年来访问量达4.3万余人次。为此,她状 ...[详细]
-
观察者网讯)近日,印度两条男性身体喷雾电视广告引起轩然大波,无论是4名男子站在神情惊恐的女子身后问着“谁先来”,还是4名男子走向一对情侣的床边说着“现在轮到我们了”,这些内容都惹怒了印度网民与宝莱坞名 ...[详细]